小儿脾胃的中营内调那些事2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652377.html

小儿脾胃的中营内调那些事

续上一篇一,大家初步了解了小儿的很多特点,明白了小儿脾胃薄弱,经脉未盛,特别容易被各种病邪所侵扰。脾胃那些事不是小问题,辣妈们只要学会预防并且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预防胜于治疗嘛。那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实用的简易版小儿积食判断法,当然还有简单的中营内调食疗法的实操咯。

认真的养好孩子的脾胃,脾胃好,少生病。好咯,开场白不多说了,直接进入干货正题,疯狂输出ing~~~问:如何自己判断小儿是否积食呢?如何自己判断小儿是否积食呢?

来,方法如下,好好收藏。

01闻口气

当孩子嘴巴有异味时,已经说明了之前吃进去的食物还停留在胃里,并没有正常的“消”和“化”,已经在胃里面发酵了,臭掉了。久了,会出现喉咙发炎、扁桃体发炎、口腔溃疡等“上火”的表现。

02看舌苔

中医的望闻问切,舌诊是其中重要的一步骤。简单的说,我们舌头的中间所对应的脏腑就是脾胃。当发现孩子舌头的舌苔变得比平时白、厚、腻,特别是中间代表脾胃的部位出现较厚的舌苔,说明孩子已经积食了。

03看嘴唇

当你发现孩子的嘴唇颜色突然变得很红,这时候就要注意了,不要一味的认为是“上火”,不经过辩证就各种“清热降火”的汤汤水水喂上,不对的,要找到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因为胃里面的食物没有正常的“消“和”化”,在胃里积滞久了就会发酵化热。这时还能摸摸手心、脚心,如果手心脚心都滚烫发热的话,那下一步有可能就要发烧咯。这就是积食导致的。找到了根源,就能对症论治了。很好理解,那就是帮助孩子把残留在胃里没消化而积滞久了化热的食物赶紧排出体外,以上症状就会自然解决了。

04看食欲,按揉腹部检查

当孩子突然出现食欲下降,不愿意吃饭,那很明显了,就是胃里面还有食物没消化。这个时候,让孩子平躺,辣妈们用手按揉一下孩子的小肚子,是不是胀胀的、鼓鼓的,轻拍一下会有砰砰声。平时孩子的小肚子是很柔软的,也喜欢按揉,此时孩子肚子胀,拒按,会反抗,会推开你的手。这就是积食了。就算硬逼着孩子吃饭,吃下去了,很快也会吐出来。

05看粑粑

有没有发现,自从当妈妈后,我们都爱观察孩子的粑粑。这是个好习惯,值得鼓励,粑粑的变化能反映孩子当下最直接的状态。此处要温馨提示辣妈们,观察孩子粑粑的习惯是好,但不要偏激了喔,更不要过分的焦虑,学会掌握了通过粑粑辩证,就好了。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异常的不排便,或者排便次数增多,有粘连状,就是有黏黏的黏液,甚至还能看见未消化掉的食物残渣,味道很酸臭,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咯,结合上述的辨别小妙招综合分析。

06睡眠状态

举个例子,有一天带娃(2岁多)去超市溜达,超市里有各种蔬菜瓜果零食的试吃,孩子吃了很多乱七八糟的食物,蒸番薯、蒸山药、蒸鸡蛋、蒸南瓜、酸奶、奶酪、苹果、草莓、葡萄等等。当天晚上睡觉就出现翻来覆去,从床头滚到床尾,从床尾又滚回床头,睡不踏实。到了次日早上五、六点之间(大肠经当令),孩子开始发低烧。拉了一大泡酸酸臭臭的不成型的粑粑,早上七点左右就退烧了。

这个例子的症状就很明显,起因就是前一天吃撑了,吃得太多太杂,导致身体出现一个暂时性的脾胃功能被抑制住的症状,消化不动,所以当晚睡眠就不踏实不安稳,还出现短暂的发热。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学会了如何判断是否积食,接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预防和养护。问:如何预防积如何预防积食?

除了中医内治和外治,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调整日常生活之中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饮食搭配,主要以易消化、易吸收的清淡食物为主,五谷为养,荤素搭配,肉食和水果应根据小儿现状来安排,不能过量。

当出现了积食,辣妈们不要慌。通过学习,你们掌握了判断小儿积食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只要稍微出现一点轻微的症状,朝着积食方向发展之前,我相信你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在初期就发现并且解决,及早发现就能及早干预。给自己一点信心,学到的小妙招都有大用途。

中医认为,甘味食物最养脾胃,《黄帝内经》记载:“五味入五脏……甘入脾”。甘入脾的意思就是说,甘味食物直接入脾胃经,适量甘味能补益脾胃。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中庸之道,凡事适量、适度为宜,切勿错误理解为甘味能补益脾胃就过量的、单一的、长期错误搭配,吃太多容易导致脾热,灼伤胃阴。日常食疗的搭配和安排,需要根据小儿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甘味食物代表的食疗食材清单,以供参考。谷类

小米、大米、小麦、大麦、高粱、玉米、黑米、燕麦、薏米(胃寒)、糯米;

豆类

黄豆、黑豆、绿豆(寒)、豌豆、红豆、扁豆、豇豆、豆腐、豆制品;

根茎类

山药、土豆、红薯、萝卜、胡萝卜、莲藕、百合(微寒)、慈菇(微寒);

干果类

板栗、核桃、花生、黑芝麻、南瓜子、榛子、腰果、松子、开心果、莲子、葵瓜子;

蔬菜类

大白菜、卷心菜、青菜、菠菜、芹菜(凉)、苋菜(微寒)、黄花菜(凉)、莴笋(凉)、茼蒿(凉)、洋葱、枸杞叶(凉)、荠菜(凉)、豌豆苗;

瓜茄类

南瓜、冬瓜(微寒)、丝瓜(凉)、黄瓜(凉)、番茄(微寒)、茄子(寒);

菌类

香菇、黑木耳、杏鲍菇、平菇、猴头菇、金针菇、鸡腿菇、海鲜菇、银耳、虫草花、草菇;

果类

苹果(凉)、樱桃、桃、山楂、、葡萄、大枣、枇杷(凉)、无花果(凉)、石榴、橘子、柠檬、橄榄、罗汉果(凉);

肉类

牛肉、鸡肉、羊肉、猪肉、鸭肉、鹌鹑、鲫鱼、鲈鱼、猪肺、猪肚、猪肝、猪心、猪脚、虾;

奶蛋类

牛奶(微寒)、鸡蛋、鸭蛋(凉)、鹅蛋、鸽子蛋、鹌鹑蛋。

温馨提示:

以上食材在烹调过程中,可以运用搭配、调料、烹调手法等方式调和性味,更好的帮助孩子进行“消”、“化”、“运用”。

以下食材虽说是甘味食物,但因性凉、性寒,尽量少让孩子吃:梨(寒)、柿子(凉)、甘蔗(寒)、香蕉(寒)、草莓(凉)、芒果(微寒)、猕猴桃(寒)、柚子(寒)。

消食导滞锦囊

麦芽

擅消乳积、淀粉类(米、面)、诸果积。麦芽既能消食化积又兼疏肝解郁,可用于治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的脘腹痛。

稻芽

擅消米面薯芋食积。助消化而不伤胃气。生用偏于消食,用于饮食积滞;炒制善健脾开胃,用于脾虚食少。(南方地区多用稻芽)。

谷芽

擅消淀粉类(米面薯芋)。北方地区多用谷芽。

神曲

擅化谷食、面食积。

焦神曲又具止泻作用,对食积腹泻可发挥消食和止泻双重作用。

莱菔子

擅消面食积,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还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辛散耗气)

鸡内金

既消食化积,又可健运脾胃,既促进食积消化,又健运脾胃以防食积。善化经络之瘀滞。

砂仁

健脾理气,清除污秽之气,消宿食,善于化湿醒脾和胃。(汤剂后下)。

萝卜

健脾助消,尤其对肉食、油腻。

山楂

能消各种饮食积滞,尤擅消油腻肉食之积。山楂性温兼入肝经血分,有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生用、炒制(炮制时控温度~度之间)多用于消食散瘀,焦山楂多用于止泻痢。敲重点,不管是生山楂(中医指的生品都是干品),亦或是制过的,山楂不要滥用,不能过量,避免造成胃石症(味酸收敛)或小肠梗阻。中营食疗食谱小儿消食化滞茶材料

干山楂10g+生麦芽10g+陈皮3~5克+适量黄冰糖(亦可不加)

制作

将山楂、麦芽、陈皮分别洗净,备用;

将山楂、麦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20分钟(或用养生壶);

将陈皮放入锅内,再略煮一会儿;

不能喝原味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黄冰糖,即可。

温馨提示

消食、化积、导滞,适用于肉食、乳食积滞的小儿,特别是吃撑了之后出现的积食气滞,比如说打嗝、嘴里异味等。结合早晚用小金油顺时针揉腹圈,懒人帖封穴中脘穴,效果更佳。

健脾消食鸡蛋羹材料

山药5g+茯苓5g+莲子(去芯)5g+山楂5g+麦芽5g+鸡内金10g+槟榔5g

制作

1.将上述食材研磨成食材粉,密封罐保存。

2.做鸡蛋羹时,把一个鸡蛋搅匀,加入食材粉3~5克,盐调味,搅匀;

3.锅内烧水水开后,隔水蒸鸡蛋羹;

4.最后加入适量小葱即可。

温馨提示此药膳食谱,适合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而没有食欲的小儿。对症可安排一周3次。小儿消食化滞代茶饮材料

焦麦芽3g+炒山楂3g(有腹泻时用焦山楂)+炒神曲3g(有腹泻时用焦神曲)+焦谷芽3g

制作

食材洗净,备用;

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加入洗净食材,大火煮开,转小火20分钟(或用养生壶);

不能喝原味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黄冰糖,即可。

温馨提示

此代茶饮不是天天喝哟~要对症安排~具体实操可填问诊单and舌头照发作合理建议。

山药消食养胃粥材料

怀山药(干品)20克or铁棍山药鲜品45克,鸡内金(干品磨粉)5克,小米若干,生姜3片,红枣3枚

制作

怀山药用干品的话,把怀山药干+鸡内金一起研磨成粉;

锅内水开后加入洗净小米、生姜片、去核红枣,转中火,加入山药鸡内金粉(如用铁棍山药鲜品,此时可加入山药);

煮至米烂,再煮即可。

温馨提示

特别适合消化功能弱、脾胃虚弱、食伤的小儿。已添加辅食的婴儿食用该食疗方,量减少,可把做好的粥用破壁机打成糊,记住,红枣要去皮哟。

请收藏!肉肉+砂仁6g

这样吃肉,更香更好消化。

下一篇,讲的是小儿脾胃养护的中医外治小妙招,敬请期待!

詩詩是你们育儿路上的小确幸,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ixun.com/afhgx/18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