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家都听过许多
“食物搭配禁忌”
比如:
柠檬和虾不能一起吃
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
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
否则,后果很严重:
轻则影响营养吸收
重则中毒甚至死亡!
其实这些都是
谣言!谣言!谣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信?
那就请专家为坊迷们带来
最权威的解释~
辟谣“相克食物”说法!
下面是网上流传最广的几组“相克食物”
快来搬好小板凳
听专家是如何点评的!
柿子与螃蟹
迷惑指数:★★★★★
传说中的柿子与螃蟹不能同吃,指的是单宁含量高的涩柿子!
因为螃蟹是高蛋白食物,涩柿子中单宁含量高,一次性大量吃下确实可能发生腹痛。
其实,单独吃涩柿子也不保险,因为你不清楚自己的胃里有什么。
如果是成熟的甜柿子
与螃蟹一起吃没什么不妥!
虾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迷惑指数:★★★★
传言称,虾含有大量“五价砷化合物”,维生素C会将其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即砒霜!
错!!!
事实上:
?海产品所含的多数为稳定的有机砷,极其微量的无机砷会很快被代谢掉,不会跟维生素C反应。
?我国鱼类砷含量标准是0.1毫克/公斤,而砒霜摄入~毫克才有致命危险。
也就是说,即便吃掉10公斤合格的海产品,再加上足够多的维生素C,也不会中毒!
细心的朋友肯定会发现,在西餐里,海鲜配柠檬汁的吃法,就是对上述说法的有力反驳。
菠菜和豆腐
迷惑指数:★★★★
传言称,豆腐含钙,菠菜里含草酸,两者一起吃会形成草酸钙,容易得结石。
其实,大部分叶菜如小油菜、小白菜、苋菜等都含有草酸。钙和草酸结合形成的沉淀物最后会排出体外,并不能进入血液。
当然,这一反应会降低豆腐中钙的利用度。
炒上述绿叶菜前,先焯水(即在开水里过一下),去除一部分草酸就可以解决啦~
桃子和西瓜
迷惑指数:★★★
有传言称,
桃子和西瓜同食会产生剧毒!
欧。。。
这是小坊最不能忍受的!!!
西瓜和桃都是小坊的最爱!
真实情况是,桃子和西瓜含有的营养成分都不特殊,除了水分外,含量最多的就是糖,此外还含有一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少量的蛋白质以及脂肪等常见成分。
“一起吃有毒”的反应基础根本不存在,可以放心食用,大家生活中的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点。
这下小坊可以妥妥地、放心地
一边吃西瓜…一边啃桃桃啦!
鸡蛋和豆浆
迷惑指数:★★★
鸡蛋+豆浆曾是大家普遍的早餐选择,
可是!!!
突然有一天,
就被告知:它们不可以一起吃!
据说,豆浆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抑制蛋白质消化,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事实上,大豆中的确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但豆浆一定要煮熟了才喝,胰蛋白酶抑制物被灭活,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更何况,豆浆本身就是高蛋白食物,蛋白酶抑制物如果依然存在,肯定会影响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这跟鸡蛋一点关系都没有。
营养泰斗证明:食物相克不科学!
谢炜教授指出,通过查询中医书籍和文献,没有发现可靠的依据说明食物之间相克,反驳的依据倒是较多。
早在年,营养学界泰斗、南京大学教授郑集就搜集了民间传说中的对相克食物,选择同食机会较多的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葱与蜜、蟹与杮、蟹与石榴、鲫鱼与甘草、皮蛋与糖等14组食物,让动物和人试吃。
?营养学界泰斗、南京大学教授郑集
结果发现,食后的24小时内,所有被试动物及人的表情、行为、体温、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正常。
这是首次通过科学试验来验证并驳斥“食物相克”导致疾病的说法。
8年,兰州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也做了类似试验,受试者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没有“食物相克”
为何身体不适呢?
其实一些所谓的食物相克
是下面这些情况导致的!
细菌感染
如霍乱弧菌经常污染鱼虾蟹等水产品,如果有人吃了不干净的水产品,又吃了另一种食物,导致疾病,这就可能变成了一组“相克食物”!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人缺少由小肠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表现为喝奶后出现腹部紧张、肠鸣、腹痛、排气、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过敏现象
包括海鲜过敏、花生过敏、鸡蛋过敏等。理论上讲,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引发不适。
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2。
这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
科学饮食秘籍:
食物多样、营养均衡
葛可佑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
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的食物污染,已让餐桌缺少安全感。
一再被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食物相克吓退,这饭还怎么吃?
必须注意的是:食物搭配的大原则——即食物种类的合理搭配!
只有坚持以下这些原则,才是真正的会吃饭哦:
?坚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是不是看完本文后
心情顿时好了几数倍!
许多以前不敢一起吃的食物搭配,
现在开始可以愉快地吃吃吃啦!!!
编辑:金莹莹实习生张澜
来源:人民日报生命时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