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亚
每年盛夏酷暑时节,在路边或者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成片长着红色颈项、绿意盈盈、生机盎然的马齿苋。它的叶片小而肥厚,两片大,两片小,好像一只只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十分美丽动人。马齿苋是家乡关中平原上最常见的一种野菜。又称长寿菜,百姓喜食它,常做成多种面食。
马齿苋既可以鲜食亦可以干燥之后食用,可以冷冻来保存,也可以炒食、做汤、做馅、凉拌。常见的有菜馍、菜团子、菜鱼、烙菜盒、包子、蒸饺等等。
菜团。取适量马齿苋,淘洗净,切碎。将切好的马齿苋盛入盆中,倒入适量的面粉和适量清水,揉成菜团。抓出一砣后团成团,用手指在菜团下面扣个窝窝。冷水上屉,气圆后蒸15—20分钟,即可食用。拨蒜三五瓣,取蒜钵捣成蒜泥,放点辣面,再用煎油泼过,放入盐、醋、酱油、味精等调料。把菜团子盛入碗中,浇上蒜泥汁,倒入一点开水。此时,新鲜碧绿的菜团沉浸在飘着鲜红辣椒油的水汁中水气氤氲,热气腾腾。一股浓烈的香气便扑面而来,沁人心鼻。我喜食马齿苋,常做成多种面食与邻居分享,一边品尝着一边称赞。“你做的菜团好香啊!”我心里便很爽快。菜团还可以放凉后,切成片,浇上蒜泥汁子,拌匀,亦是很好的美味。
菜馍。把马齿苋团盛入盆中,与已经发好的蒸馍面揉搓在一起,把面揉光,搓成粗细均匀的柱状长条,剁成一个个小馒头。开水上屉大火蒸,待气圆后小火蒸30-35分钟,即可食用。马齿苋菜馍松软可口,略有酸味,掰开夹入油泼辣子,非常可口。每年夏季,我常做这种马齿苋菜馍,丈夫和孩子都非常爱吃。
菜鱼。把和好的马齿苋团放在案板上,搓成柱状细长条,用手掌压平,切成条状。下锅煮散开,捞出即可食用。因呈短棒状,形似小鱼儿而得名。捞几勺入碗,拨葱姜蒜少许,洗净,踏烂成泥状,放入捞出的菜鱼上面。加入适量盐、辣椒面、花椒粉,用煎油泼过,拌入少量味精,酱油、醋,搅拌均匀。一碗色形味俱佳、香喷喷的菜鱼就做好了。红绿相配,香气四溢,食者垂涎欲滴,总要多吃一碗半碗的。
菜盒。关键是做馅。将面粉用开水烫了,搅拌均匀,晾凉后揉搓和面。取马齿苋洗净,切碎。取豆腐若干,切成薄片,放入水中同时放入几颗花椒和少许盐,水开后煮上三五分钟捞出。取粉条若干,放入锅中煮五六分钟捞出。拨葱两根、剁姜少许,切碎。豆腐切成小丁丁,粉条切成短节,和马齿苋、葱姜拌在一起。加入盐、味精、花椒粉,用煎油泼过,馅就做成了。把面揉光,搓成柱状长条,切成剂子,用手掌压平,擀成薄薄的圆状面片。把菜放进面片里,一分为二,从中间折叠成月芽状,面边合紧,以免菜掉出来。放进电饼铛或者鏊子里烙烤。烙熟后的菜盒黄亮亮、香喷喷,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尝一口,唇齿留香,芳香四溢,大块朵颐,风卷残云。若用炒熟的鸡蛋取代豆腐作馅,味道会更加鲜美可口。
蒸饺。馅同上,和面同上用烫面,包成饺子状。冷水上屉,气圆后蒸十二分钟,即可食用。蒜泥汁做法同上。蒸饺皮薄馅多,松软可口,是难得的美味。可汤吃,也可蘸入蒜泥汁中,吃法爱好因人不同,但味道均俱佳,是难得的美味。食用时,蘸入蒜泥汁更加好吃。
汪曾祺老是出了名的美食家,在《故乡的野菜》写道,“马齿苋南北皆有,古代吃马齿苋是很普遍的,后人吃的人便少了。”汪老的祖母每年夏天都要摘些马齿苋绰水晒干了,放到过年时包包子。令我奇怪的是,汪老家乡,“一般的家庭妇女不会包马齿苋包子,都是备了面和馅,请包子店里的师傅到家里做。”而且,“一上午,就够正月里吃了。”这令我很纳闷。那么多包子,那时又没有冰箱,即使再爱吃,怎么贮存呀?可惜,汪老已经去世早了,想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