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饮食减酸增苦清补瓜果

今日芒种,二十四节气之第九,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此时大部分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

◎一候螳螂生

螳螂因感受到阴气破卵而出。

◎二候始鸣

喜阴的银喉长尾山雀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

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过去每年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到了芒种时百花便开始凋残、零落,所以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这个习俗今已不存,后人也只能从《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窥见一斑:“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在皖南,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而在贵州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南方,正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当然也可以直接用来泡酒喝。

芒种时节,随着时令由春向夏过渡,江淮流域出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称为梅雨季或黄梅天。梅雨天气的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大、温度高、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对人体影响很大。

脾是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肌肉与四肢,暑湿困脾,则肢体困重,人就变得不爱多动。所以芒种节气起养生要注意健脾。

芒种节气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掌握好低盐、多饮、清热、淡软的原则。注意减酸增苦、调理胃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为主,尽量少吃大鱼大肉或油腻辛辣食物,注意不能过咸、过甜。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等。

可适当服用桑葚,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有助于增进胃肠蠕动,但桑葚性偏寒,儿童和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多食,另外,鲜食桑葚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未成熟的不能吃。

中医常用的健脾汤药有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脾虚较重的人可遵医嘱对症服用。常见的食物中芡实、山药、薏米等也有很好的健脾功效。

首先要使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午休。

中医表示,芒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夏季炎热的气候逐渐开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此时气温越来越高,暑气日益加重,这个节气还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不要大悲大喜,恼怒忧郁,以免伤心伤身伤神。晚间十一点前入睡,保养心神。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使“阳热”易于发泄。在养生专家看来,这时候如果在沐浴上注意调养,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中医流行药浴,所谓药浴就是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汤液或浸液,或直接用煎好的汤药,用蒸气沐浴的方法或熏洗全身或患病局部,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浸浴、熏浴、烫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

但在大汗时不要立即洗澡,民谚有汗出不见湿之说,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出汗的时候立刻洗澡容易使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疾病。

潮湿多雨易生霉。房间要经常通风,每天至少在1个小时以上。

潮湿生虫,螨虫、蚊子和各种虫子都变得异常活跃。天晴时,衣服要见太阳,家里角角落落要打扫一遍,床单、窗帘都要清洗。如果连续几天阴雨,内衣裤在洗干净后,最好用开水烫洗再晾晒,穿前可用电吹风将衣服吹干,以防真菌滋生。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天气潮湿闷热,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容易让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对于经常感到困倦的人来说,中午小睡一会,能很好的改善疲乏的状况。

小贴士:到了这个时节,人就特别犯困,对身体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答: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原因就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此时可多进食含钾食物:如粗粮中的玉米、红薯等,水果中的香蕉,蔬菜中的菠菜、苋菜、甘蓝等,海藻类的紫菜和海带等。

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到朋友圈吧!

-----------------------------------------------------

我们是3时、一默,我们是一家服装服饰公司。

通过服装的事业为载体,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做好人、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内心平静、行动有力甚而慈悲智慧卓尔不群的人,在这个自省、担当、精进、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挖掘和分享一种自在、不羁、大道无形、具有传统美学的禅意生活,安享我们的每一个当下,美丽、丰富、传承我们的中国式人生。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ixun.com/afhhy/13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