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山与竹林环绕的杭坪石香,夏季午后此起彼伏的蝉声,伴着山谷的天然共振,形成了四面楚歌之势。窄窄的村路旁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阳光下伴随热浪微微摇曳。刷成橘粉色的墙,映衬着五线谱般的高压线,青灰色屋瓦上方,是蓝的清新的天和白的靓丽的云。
门口上了年纪的水龙头缓缓落下水滴,在大理石纹路的水池里泛起圈圈水波。电扇吱呀吱呀的旋转带来阵阵清凉。乡村传统的米筛爬,大多用笋干、腊肉或排骨、土豆一起炖。笋干不容易煮,需要提前一天泡好,提前几个小时和腊肉一起煮上。
水要分次慢放,直到面粉成型为面团。和面是个技术活,除了水和面的比例,揉面的力道次数,还需要主要醒面。用锅盖将大致揉好的面团盖上防止水分流失。面醒到表面光滑圆润,拿出来再揉几次就可以了。
按常识来讲,土豆炖任何肉类,都能十分成功地喧宾夺主,味道口感远远超过肉本身。可是炖进米筛爬里,不仅带来入口即化的口感,跟米筛爬的软糯筋道相辅相成。阿姨坐在后面的阴凉里削土豆皮,土豆皮落下的瞬间,我们就闻到了炖排骨的浓香。随即就有炊烟扶摇直上,从橘粉色的墙飘上天,宣告着一道美食即将降临。
将面团擀成厚度合适的薄片,卷起来切好。把切好的面卷摊开就是做米筛爬的条状了。围坐在一把圆形米筛旁,拿着刚刚做好的面粉长条。捏下一小块,大拇指摁住在米筛上翻滚一周,轻轻一拨,就跳出了一只拥有好看格子花纹的米筛爬。边做米筛爬边唠唠家常,惬意幸福。
灶台火门在墙上映出跳跃的火光,土豆和水放在锅中,很快就听见咕咚咕咚的声音。加入足够的水,放入米筛爬,盖上锅盖。开锅之后放入早早煮好的排骨和腊肉笋干。再等一会儿,香味已经溢满整个厨房。
米筛爬是家的味道,它蕴含着妈妈一生的辛勤付出,团聚的温暖,朴素而幸福。对于浦江人,米筛爬还是连接一个村庄的人情乡味。
登高村位于仙华山景区东侧,村中居民赵姓居多,为南宋皇族后裔。整个村子地势高,可以俯瞰到整个浦江的样貌。村前的神笔马良塑像,村中的“七进”厅堂十分有特色。
彩色米筛爬做起来并不复杂,自家田里种的西红柿、苦麻和苋菜,切好之后放入榨汁机,用纱巾过滤掉菜渣,挤出菜汁。苋菜的红色菜汁、苦麻的绿色菜汁,揉进面团里,擀薄,切出一条条红色、绿色、粉色的面粉条。
四种颜色组合在一起,让米筛爬这种有了些年岁的浦江传统美食,有了新世纪的风采。与古老的厅堂交相辉映,仿佛两段岁月的交错。旧屋檐,老瓦片,书写着登高村如诗如画的故事。
厨房里冒出来的热气,彩色米筛爬下锅,鲜味十足的雪菜,光泽很好的猪油。煮了之后的四色米筛爬颜色有了微妙变化,翻腾在锅中让人记起雨后若隐若现的彩虹。盛出一碗,色泽油亮,弹性十足,汤汁清透鲜香。
“大家来吃米筛爬咯。”
一句温暖的话。夏日的太阳还驻足在西侧山边,云大片盖过来,伴着山风清凉不少。村里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同吃一锅四色米筛爬。可爱的小胖墩,慈祥的老人,晒得黝黑的大伯,辛勤的妇女。此刻的登高村,因为一锅米筛爬而紧紧联系在一起。神笔马良故里,童话仙境一般的村庄,造就了浓厚朴实的乡村情谊。像米筛爬浓稠的汤汁一般,久久印在浦江人的心底。
食材面粉/笋干/腊肉/排骨/土豆/各种蔬菜汁/雪菜步骤1、和面、揉面、醒面、切面。在米筛上爬出。
2、加入笋干、腊肉、排骨、土豆等配菜炖煮。浇上葱油汤。
3、蔬菜榨汁,揉进面团。彩色米筛爬,加入雪菜炖煮。
汤汁浓郁,Q弹鲜香~
感谢大家对《浦味·夏日篇》
一直以来的收看和喜爱
敬请期待浦江有趣事的新节目~
寻找浦江味道
向往美好生活
本片由圣奥?杭府独家冠名播出
编辑:EE视频:HH
往期:夏日的浦江味道,或许只有茄子馃才能回味…
卷饼类的freestyle你家吃麦衣加什么菜?
听见你吸的滋滋作响就想起了和你一起摸螺蛳的夏天
曾经只卖一分钱涨到两块你还情有独钟的理由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