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食馔系列二十九
文/胡金坤
我国蔬菜,从国外引进来的品种很多,惟独苋菜,是原产地。
甲骨文中就有“苋”字。
《尔雅》中,也有“赤苋”两字。
可见,苋菜乃我国蔬菜之祖。
我们一家都欢喜在春天吃苋菜,尝个鲜,秋天很少吃,觉得秋天吃它不合时令。
可是,古人云,“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
为什么过去人和现在人有如此认知差异?到现在,我还没有弄清为什么七月苋,金不换。
我还是认为春初吃苋菜好,那才是味道。
苋菜从色泽来区分,有红苋菜和绿苋菜两种。
说到红苋菜,八十年前一件少年往事至今未忘。那年七岁,三哥大我两岁,放学回家吃午饭,同坐一条长凳,八仙桌上有碗苋菜,汤汁似同红墨水,为了坐板凳我与三哥争执,我火了,乘其不备我将半碗苋菜汤倒进他白小掛的口袋,汤汁染红一片,父亲见我如此举止,用竹筷在我脑袋上抽了一下。
斯人已去,筷头上的一次教训,至今未忘。
时已入秋,前几天,我推开窗,见楼下一户人家阳台上一盆苋菜,通红通红,煞是好看,“石榴萱草并成空,又见阴阴苋叶红”,“窗户莫嫌秋色淡,红苋紫苏老生花”。
现在,许多食品加工行业普遍使用色素,苋菜提取苋菜红色素,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资源丰富,安全。
人间有味是清欢,街坊邻里稀罕食物相赠,此乃人生乐事一件。
白凉亭有一棚户,姓汤,在挑箩行业里营生,夫妇俩都是苏北人,他门口有块空地,种点菜,苋菜吃过,根茎长老,主茎粗壮如竹,长三四尺,汤奶奶去其根叶,洗净切成一段一段,投入一只陶缸,在露天太阳底下暴晒,约十来天,缸内泛起泡沫,苋菜秸秆便可食用,汤奶奶放些油盐辣椒,在饭锅蒸熟,掀去锅蓋,香味四溢,有时会送一碗过来,我们从未吃过这种东西,这位汤奶奶,有了好吃食,苏北奇特风味,岂可独享。
汤奶奶问我:
好吃吗
不好吃
再吃吃看
很臭
再吃吃看
很鲜
汤奶奶哈哈大笑,是呀,好东西要慢慢品,慢慢品才会有味道。
美食不全在饭店酒家,家常厨房,邻里之间,也有食事最好的味道。
苋菜做法简单,人人都会,我老伴炒苋菜,欢喜放些蒜碎,既灭菌又健胃,蒜碎遇热生香,蒜碎白里透红,色泽鲜艳。如果春天蚕豆上市,剝几粒豆瓣放在一起,更有鲜味。
老伴和朋友们在一起唠嗑,说到厨艺,说,苋菜还可以下面条、包饺子、煮咸粥、做苋菜饼,我劝老伴不要言听计从,盲目尝试。
现在人吃菜,除了讲美味,讲营养,还讲食疗药用。苋菜有没有药用价值?很多人说,苋菜可清心火,可疗眼疾。我去查了一下,清代名医王士雄他写的一本《随息居饮食谱》医书,书上云:“苋通九窍,清盲明目。”
个人简介:
胡金坤,男,常州市作协会员,医生,在《雨花》《翠苑》《洮湖》《金坛作家》等媒体发表作品多篇。
金坛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