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兰亭集序,创造绍兴臭豆腐书圣王羲

古城绍兴是古越文明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传承了璀璨的饮食文化。从古到今,绍兴菜以「霉糟臭醉酱腌」的特色风味,吸引了无数食客老饕。

在琳琅满目的经典名菜中,臭豆腐可谓是品味绍兴美食的“必修课”。有关这道菜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书圣”王羲之研发臭豆腐的传说了。

绍兴名吃臭豆腐

吸引“书圣”,圈粉鲁迅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后迁居会稽(浙江绍兴),曾任会稽太守,右军将军,人称“王会稽”“王右军”。永和九年(年),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会稽兰亭饮酒赋诗,众人之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集序》。

在历史上,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也是一位“爱吃也懂吃”的美食家。在举家迁至绍兴后,他不仅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吸引,还对当地的风味美食也极为热衷。

一日,王羲之在家中休息,突然闻到一阵从未闻过的异香。他循着味道来到后厨,发现气味来自院中的大缸:只见里面黏稠滑腻,香臭混合,却又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唤来厨子询问后,王羲之得知,原来,作为古越之地,绍兴自春秋战国时期即有以霉苋菜梗入菜的饮食习惯。

制好的霉苋菜梗色泽碧绿,最宜下饭。如今缸中剩下的,正是厨子在捞出霉苋菜梗后,还没来得及倒掉的卤汁。

王羲之听了不由得十分意动,又感觉缸中异香扑鼻,就这么倒掉未免有些可惜,索性命人取来豆腐、蔬菜等腌制其中,当作一缸新制的卤味。几日后捞出来品尝,豆腐与蔬菜均已浸渍入味,“臭到极致便是香”,品尝起来竟十分美味。由此,“绍兴臭豆腐”这道“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美食,就这么诞生了。

俗话说,“尝过绍兴臭豆腐,三日不知肉滋味。”除了传说中的王羲之,鲁迅先生也是这道美食的忠实“铁粉”。在他笔下的大量文学作品里,曾多次出现关于臭豆腐的描写。这道历史悠久的绍兴名吃,也因此而名扬海外,吸引了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ixun.com/afhpz/35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