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养生清热解暑的ldquo长寿菜

长夏梅雨季节和出梅之后的盛夏里,气温高、湿度大,苋菜是这一季节里降暑祛热又新鲜多汁的绿叶蔬菜,营养丰富又能清热解暑,故民间称其为“长寿菜”、“补血菜”,也有“夏季苋菜金不换”的说法。

绿苋菜红苋菜

苋菜原产我国,自古就有栽培,甲骨文中已有“苋”字,在汉初的《尔雅》中称为“蒉,赤苋”。宋代苏颂说:“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江南市场上常把苋菜称为“米苋”(读音为“米西”),根据叶色又分为几种,市场上常见的为绿苋菜(绿米西)、红苋菜(红米西)和花苋菜(花米西)。绿苋菜炒熟后汤汁清澈,红苋菜和花苋菜炒熟后的汤汁呈紫红色,因为其中富含花青素,而花青素的主要功效是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随园居饮食谱》说:“苋通九窍。其实主青盲明目,而苋从见。”“苋”为形声字,音同“见”,亦有见义,“苋”字是草字头下一个“见”字,也许是古人早就知道吃苋菜对明目有好处。

中医认为,苋菜性凉,味微甘,无毒;入肺、大、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肝利胆、明目、利尿开窍等功效,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等症。现在市场上常见红苋菜、绿苋菜、花苋菜,但古人是分为白苋、赤苋、紫苋、无色苋等数种,加上人苋和马齿苋,就有六苋之说,《本草纲目》即记录了“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一些古医籍记载的苋菜的作用如下:

由于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因此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和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以及咽喉红肿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绿苋菜的铁质稍逊于菠菜,红苋菜含的铁质则超过菠菜1倍以上。因此民间将其称为“补血菜”有一定道理,它属于鲜菜中铁含量很高的一类。至于维生素C的含量,每克红或绿的苋菜含维生素C25~毫克,一个人一天吃~克苋菜,即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此外,苋菜还含有菠菜没有的维生素K成分。苋菜中的其他多种营养成分在蔬菜中也名列前茅,如蛋白质(尤其是赖氨酸)、钙、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草酸等干扰矿物质吸收的物质。

苋菜的做法最简单,但吃起来却极有味道。

“洗净沥干水,锅烧热一点,要多放一点油,哧喇一声倒入苋菜旺火旺油翻炒。那种有深赤脉络、叶片肥厚暗紫的苋菜,搓洗时就像打翻了颜料罐,能染红几大盆水。这种苋菜,宜炒得烂熟一点,直看着白蒜瓣也成了深红;挟到碗里时,白米饭和白瓷碗的边沿都会给染成妖冶的胭脂色。”——这是张爱玲描述红苋菜的文字,描绘得细致入微,炒红苋菜吃红苋菜的场景完全跃然纸上。

炒绿苋菜炒红苋菜

夏季炎热,人容易急躁上火,也容易外感风热之邪,出现喉咙肿痛、胃肠炎等症,而苋菜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是极好的夏季菜。苋菜叶多质嫩、茎细而柔软,炒食、做汤或稍烫后切段凉拌,均清爽可口,易于消化吸收。很多小孩子不爱吃绿叶菜,夏季的苋菜可能是一个例外。当季的苋菜柔嫩多汁,咀嚼方便,软软糯糯的,很容易吞咽消化,是平时不爱吃绿叶菜的小孩子也愿意去尝试的。口味偏重者炒苋菜时可以加大蒜、辣椒等调味,香味更浓;喜清淡口味者则可以清炒苋菜,同样也能尝到鲜嫩爽滑无比的好滋味。绿苋菜色泽清爽宜人、红苋菜则菜汁呈艳丽的红色,均可谓色香味俱佳。

由于苋菜性凉,严重阴盛阳虚体质、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者不宜多食。

参考文献

1.邓笑陀.保健蔬菜-苋菜.福建农业,(3):12

2.李小祥.苋菜.烹调知识,.4

3.张坤.苋菜伴长夏.旅游,.7

4.潘春华.闲说苋菜.食品与健康,.7

5.徐杭.清热解毒说苋菜.现代养生,.6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ixun.com/afhzp/12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