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文旅集团唯一指定官方公众平台
你知道苋菜吗?
我们泰州人又叫“汉菜”、“旱菜”
美味营养的苋菜
是餐桌上一道独特的重颜色的菜
紫红的菜叶、鲜红的菜汤
极其开胃下饭!
力匕
苋菜咕
李晋
文
阝勹
廴匚
厶
全文字数:
阅读时间:4分钟
你知道苋菜的吃法吗?
佐粥的无上妙品,这是汪曾祺先生对苋菜咕的评价。对于它的叫法,汪先生解释说是“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
苋菜咕,“咕”地一声,在如歌的岁月中,见证了多少家庭的绻缱时光?满足了多少饥肠辘辘的空腹……
最早与苋菜咕结缘的,据说是春秋时越国子民,越国被吴国征服,百姓贫穷无食,有一老人把采集的野苋菜梗放置瓦罐。数天过去,苋菜梗在罐中散发奇香,老人将之蒸煮食用,味美异常,众人纷纷效仿,由此中国食谱上有了苋菜咕的名字。
兴许是天生的务实性格,浙江人一直习惯把苋菜咕称为苋菜梗。对于苋菜梗的制法,绍兴作家周作人先生在《苋菜梗》一文中有介绍,“俟其‘抽茎如人长’,肌肉充实的时候,去叶取梗,切作寸许长短,用盐俺藏瓦坛中;候发酵即成,生熟皆可食。”对于周先生的描写,我觉得缺失一关键,口感地道的苋菜梗光靠盐腌不行,得要有一坛色呈淡青、奇香浓郁的老臭卤浸泡,老臭卤是每年腌芥菜、冬瓜、毛豆、毛笋等积累下的盐卤水,上好的老臭卤历经日月光辉的积累,映射出家庭主人持家操劳的场景。
图
摄图网
对苋菜咕来说,坛坛罐罐是它的寓所,大地则是它的摇篮。春日明媚,乡人在田野里种上苋菜,肥沃的土地环抱着苋菜,让它们以最佳的角度接受阳光雨露的惠泽,苋菜也很争气,短短的十来天,就抽发出红绿叶片环绕的秧苗,供给乡人作为爆炒或烧汤的食材。对于田地里留存下的苋菜秧,他们幸运地迎来了涅磐重生的时机,秋收过后,长得高大粗实的它们被乡人拔出,除去根叶,剁成小段置入瓦坛罐腌制,不出多时,苋菜咕便横空出世。
苋菜咕比拇指略粗,暗黄中透着浅绿,看上去其貌不扬,它属于传统臭食,其臭不是那种让人掩鼻避让、惹得蚊蝇光顾的浓臭,而是一种淡淡的、符合肠胃秉性的宜人清臭,轻挑慢捻间,它会在味蕾上燃烧起食欲之火。这很像一位隐于市井的文士,性格散漫不羁、外表不修边饰,但只要与他有了接触,才能发现他的满腹经纶,进而感受到他给你所带来的知识力量。
与苋菜咕配菜的食材不是很多,但只要符合苋菜咕的脾性,搭配起来必可用惊艳来形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苋菜咕炖霉豆腐和苋菜咕蒸梅鱼,这两道江浙乡土菜虽各有千秋,但美味却是一脉相承,苋菜咕和霉豆腐皆是生臭熟香之物,霉豆腐以慢火细炖,会逐渐亮出表面的细密的小孔去吸纳苋菜梗肉汁,出锅后酽香绕梁而不散,食之清爽过瘾。后者在蒸制过程中,苋菜梗本味被细腻的梅鱼肉吸收,用舌尖试探后,才会发现鱼肉中似乎渗透出淡淡的卤水,仿佛这些梅雨季节分外活跃的精灵依然在嘴中游荡,以滑嫩咸香的底质去迎合味觉的升华。
苋菜梗置碗中,入菜油、青蒜花上笼蒸熟食用,这是苋菜咕的通常吃法,吃时就吸溜苋菜梗芯内的凝胶状肉质。曾听乡友谈及,有一老华侨回乡投资兴业,点明要吃苋菜咕,吃了几根后,华侨忽已满脸泪水——纵然离乡多年,苋菜咕里的家乡之味却是永远忘不了的。
作者:李晋
80后人,亦有汲悟、敬白等名行世,研究地方文化数十载,先后编著《东进烽火》等多本地方文化研究书籍,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各体裁文字数百篇,并有文字被《读者》等转载。
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饮食委员会等处吸纳,担任泰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泰州市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泰州海陵区作家协会理事等职,然喜小情小趣生活,参加组织活动较少。近年来侧重艺术、饮食文化研究,偶随心情涂鸦小说、诗歌。
快过年了
腌制一罐苋菜咕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满满的家乡味儿~
?end?
编辑
柚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