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一、气候谚
1、早雷勿过午。
2、夏雨隔田岸。
3、三霜比六月。
4、雾上山,雨回家。
5、夏东风,井底空。
6、春东风,雨祖宗。
7、重阳无雨一冬晴。
8、夏南秋北(指起云),无水磨墨。
9、秋南夏北,大水进屋。
10、东虹日头,西虹夏雨。
11、秋雷勃勃,大水上屋。
12、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13、清明头夜雨,
麦田都是鬼(多黑穗病)。
14、雨落早五更,雨伞不用撑。
15、五月出红罗,大水满洋河。
16、黄昏出红罗,无水好泡茶。
17、芒种勿落雨,隔日做大水。
18、六月初一响雷公,无水好种葱。
19、乌云接落日,勿落今日落明日。
20、东霜露白比六月,
春霜露白雨夹雪。
21、春雾晴,夏雾落,
秋雾凉风,冬雾雨雪。
22、端午初四响雷公,
种田地人一场空。
23、夏至响雷三伏寒,
重阳响雷一冬寒。
24、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收成,
三八晴谷米平。
25、二月二晴,大麦小麦象鼓灯;
二月二阴,大麦小麦两遍青;
二月二落,大麦小麦剩爿壳。
二、生产谚
1、要棉锄八遍。
2、豆开花,好种瓜。
3、十耕棉花九耕芋。
4、燥冬小麦滥冬菜。
5、一月栽竹,二月栽木。
6、麦壅年里,稻壅月里。
7、九月栽芥,有吃有卖;
九月栽芥,肥桶担破。
8、养猪无巧,栏燥食饱。
9、天晴栽苋菜,落雨栽苦马。
10、千年棉花地,万年糯稻田。
11、桕子叶下白,一年两年麦。
12、寒露勿出头,割来喂黄牛。
13、种豆三日晴,背起盐卤瓶。
14、麦出头晒须,稻出头露珠。
15、稻勿耘勿乌,麦不削勿粗。
16、五月踏芝麻,头顶开朵花。
17、种是金地是银,错过时节无处寻。
18、干锄棉花湿锄瓜,不干不湿锄芝麻。
19、三年不养猪和牛,土地好比岩塔头。
三、诫劝谚
1、汗水浇,官气消。
2、穷灶堂,富水缸。
3、有路勿识靠张嘴。
4、宠子不孝,宠狗爬灶。
5、要饱五更饱,要好从小好。
6、种田要好秧,生儿要好娘。
7、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
8、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9、扁担是条龙,一世吃勿穷。
10、家有千金,不如薄艺在身。
11、买糖甜一甜,买灯芯亮一年。
12、人家穷勿算穷,门路穷算真穷。
13、好话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霜。
四、事理谚
1、火着害邻舍。
2、健勿健望张面。
3、落毛凤凰不如鸡。
4、夫妻吵嘴勿过夜。
5、树大分叉,儿大分家。
6、人无样样好,牙无个个牢。
7、四月无太婆,八月无破箩。
8、癞头吓剃头,剃头吓癞头。
9、蚂蟥听水响,蚊虫听鼓掌。
10、亲眷做知府,不如邻舍养黄牯。
11、木郎有伶俐,高山有平地。
12、无针不引线,无水不通船。
13、木匠怕漆匠,漆匠怕灯亮。
14、半木郎最会讲,半桶水最会淌。
15、有钱怕籴米,有布怕做被。
16、船帮船水帮水,撑船人帮水鬼。
五、讽刺谚
1、烂冬瓜自称花。
2、孤老院挑好汉。
3、贪心高,跌损腰。
4、阎王好求,小鬼难见。
5、口念阿弥陀,点心毒如蛇。
6、官字两张口,兵字两足走。
7、外面白粉墙,里面草席爿。
8、落田怕蚂蟥,上山怕柴桩。
9、水缸颠倒颠,肥桶满浪尖。
10、白米煮饭嫌乌,细纱织布嫌粗。
六、时令谚
1、春过一日,百草转脊。
2、春过四十二,黄犬拣阴地。
3、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4、吃过端午粽,冬衣远远送。
5、夏至前后,田水煮狗。
6、冬至前后,冻死街狗。
7、冬至月头,卖被买牛。
8、冬至月尾,卖牛买被。
9、燕来勿过三月三,燕回勿过九重阳。
10、七月半蚊虫如索钻,
十月后蚊虫叮捣臼。
编辑:洪紫荆
审核:郭薰璟
图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