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为何独独钟爱绍兴

绍兴大善塔

提起江南,总是连带着提起了水墨般氤氲的朦胧,粉黛白墙的婉转,还有小桥流水的悠憩,一切被水润泽着,仿佛都该更清淡些,更柔媚些,更玲珑些。可绍兴不太一样。

它看似小桥小河,却隐潜着曾经热血涌动,浩气充溢的年月。

秋瑾在这里舍身取义,狂人鲁迅从这里走出,更因为王羲之、谢安、曹娥、勾践、蔡元培、周恩来......那一连串的名人,和他们的傲傲风骨。走进绍兴,人的腰杆会不由自主挺得笔直。因为绍兴不仅有风花雪月的羸弱,且内蕴出铮铮的傲骨。图12|绍兴水乡沈奕铭Chew_le?印象里的绍兴,总是荡漾着温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人们把她赞美成“水乡、桥乡、醉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就足以显现出她的江南地位,更别提那些可以上溯到多年前的文人。

图12|绍兴古城Calvin晨chen?“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文字中提及会稽,就在绍兴。

无论在地形上还是文化上,会稽山都是绍兴的脊梁。它横亘在绍兴上千年,把这里分隔两大块,一半是山骨,一半是平原。

图|绍兴香炉峰姜新国?

尤其是东湖山体,自汉代时起,不断有人在此取石,岁岁年年成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峭壁,山上又极凹凸不平,但却长满了丛丛苔藓和绿树,既锋利又温柔。

它是江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采石场遗迹,从清末建园以来,东湖内遗留下大量古建筑群、石碑、名人遗迹。

图12|绍兴东湖归野buddy?说来也奇,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被灭国卧薪尝胆十年也复国;东汉末年变动不停,文人都不免发出“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的慨叹,却还是走进会稽山,以及时行乐的旷达面对人生苦短。天然条件下背山临河的绍兴,注定了不只有江南的柔软,她有棱有角,有边有沿,不是那么容易妥协。

绍兴不止是水做的眉目,也是山成的骨血。

图|书圣故里叶梓?

以会稽山为分水岭,曹娥江和浦阳江贯穿绍兴境内,靠着浙东运河(杭甬运河)相连,二江庞杂的支流,以及城内开凿的人工河道,使得绍兴成为了江南水网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大大小小的河流近条,光是古桥就有多座。

图|绍兴古城

绍兴水多,有水便有河,有河便有船,乌篷船是这里的特色。鱼船进江曲船出,水气着衣闻酒香,古镇,水色、桥景、鱼鲜、酒香之美,这便是世人笔下的江南,而在绍兴,这一切都再平常不过。

图|绍兴古城乌篷船

所以来绍兴,得坐乌篷船才有味道。当清亮的河水,把两岸的屋舍摇得越来越密,摇得河道越来越窄,从头顶掠过去的石桥越来越短的时候,就摇到了绍兴。

这是一个水乡,河道纵横,弯弯曲曲的、大大小小的都钻进了村子,钻进人们的生活。枕水而居的绍兴人,与水发生了亲密的关系。

图|游客们在绍兴古城体验乌篷船

在绍兴人心中生活安稳最好,自然,比起宏大的事物让人有疏离感,生活的微笑幸福更让人满足。这样看来,绍兴人就柔而无骨了。

图|绍兴古城的烟火气

但正就像黄酒柔和,却一样能浇出凛冽性情。如大禹在绍兴治水成功,如马臻治水患,汇三十六源之水,成八百里鉴湖,还有知府汤绍恩建造的三江闸。平素里绍兴人疏淡名利,却大都深明大义,真遇到了历史的紧要关头,他们绝不木然。图|小桥流水人家杰PHOTO?

去绍兴,有一神奇体验,会不期而遇。

远有越王的卧薪尝胆,谢公的吟啸山水,王羲之的执剑挥毫,近有鲁迅的弃医呐喊、秋瑾的追求自由,蔡元培的兼并包容……

从绍兴八字桥出发,往南不到两公里是鲁迅故居。走进他喜欢的百草园,会看见那个拔过何首乌弄坏的泥墙;然后出门只半里路,就看到了一个让他迟到了的三味书屋,去找那一个“早”字。

在绍兴,寻找鲁迅,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童年”。

图|鲁迅故里三味书屋?图1、2甜柚摄影zoujiahua?不远之外是秋瑾故居,寻她,因她是中国女侠。秋瑾在这里办报、办学堂,从事革命活动,安庆起义失败后,同志们劝她避避风头,但她决心要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年7月15日,她在绍兴的街头就义。

而后如同触摸了时代般,在蔡元培纪念馆,在周恩来总理的祖居......“船方尖履小,士比鲫鱼多。”这些故居就在寻常的街道里,任谁一不留神,都会来到名人们呆过的地方。

图2|青藤书屋星之海洋?绍兴文人天生就有着刀笔吏的气质。从越王勾践到民国,从压迫里喷薄,瞬息间如联结小船的绳索,猛然一抖,便抖出了他们的决心,撬动着时代生命线,换来民族生机。纵论古今,横越山水,它嵌在一砖一瓦之中,也流在一湖一水之中。就像绍兴人会说,生活有什么难的,“一江水而已,游过去就可以,再不行,就把门前的小船放开,渡你过江。”

想去绍兴,不为别的,就为在街上走一走,一步一步地肃然起敬,一次一次地腰杆挺直。

图|杰PHOTO?绍兴食俗,香与臭,既是饮食上极大的跨越,也是柔情与刚毅的人文风采,在生臭熟香的美食中,如常地交融、盛放,细嚼缓咽地品尝着哲学之意味,令人回味无穷。

不同于酸甜苦辣咸,霉臭多半是腐烂的味道,更何况三霉三臭:霉豆腐、霉干菜、霉千张;臭豆腐、臭苋菜梗、臭冬瓜。

图|绍兴臭豆腐胡传良?

臭豆腐更是绍兴街巷里最常见的小吃。那豆腐并不同于其他城市,需靠自身发酵出臭的做法。绍兴有“独门秘方”,就是卤过臭苋菜梗的陈年老卤浸没住白嫩的豆腐,泡好后捞出油炸,让这臭被高温彻底激发出来。

图|绍兴臭豆腐胡传良?

吃的时候不需特意调汁,最多沾些甜辣酱,要吃刚出锅的松脆,喜欢的人一块接着一块,根本停不下来,而闻不了这味道的人,早绕着摊位八丈远跑走了。

图12|霉苋菜梗

臭苋菜梗最厉害。它是绍兴人眼里的一块宝。把苋菜梗切段放入清水里浸泡,直到水面起泡,再捞起晾干放入坛子里密封发酵。

拎出来的时候,连带着上面一层绿绿的发霉的臭汁,闻起来是一股酸腐臭味,吃法别具一格,就像吃甘蔗一样,外皮是不能吃的,只能吸菜梗的汁,入口顿觉暗香袭来,满口鲜爽。

图|绍兴古城

有人讥笑,怎么会喜欢吃臭食?其实这是不足怪的。一个民族不够老,不会懂得吃臭。

我们这一代大多在幸福、安逸的环境中长大,钟爱甜,难理解霉与臭。很难细数,绍兴人在历史中,经历了多少如孔乙己祥林嫂般的苦难,有过多少要吃臭吃霉才能生存下去的饥馑。

图|绍兴古城的烟火气Holly_chen?正是因为他们大都能安贫贱,也就走出那一代一代的风云人物,敢于尝试,又隐忍,充满勇气,又耐苦。生命里的风骨,往往就是在最难的时候,还有着生命会变好的希望。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敢吃臭,能把菜根吃出美味的人,是如何都不会垮的。

图|绍兴老街杰PHOTO?

风云过后,今日之绍兴,是安静的绍兴,也是惬意的绍兴。

图12|安昌古镇石维斯?

一个城市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硬骨气,也有着大隐隐于市的真性情。大概是这座城市有足够的底气的吧,所以她的惊艳,你一靠近,你便也会发现那根骨中的大气候。

图|书圣故里杰PHOTO?

又是一年秋风起,记忆里历史的波光又被吹动了,你是否又想来一趟绍兴,坐一回乌篷船,听着拍水声、摇橹声,声声稳当,自在,有底气,有方向。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编辑整理

素材来源:物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xiuzixun.com/afhpz/1371.html

当前时间: